日期:2025-06-16 分類:產品知識 瀏覽:175 來源:
目前第三代半導體主要是:碳化硅SiC、氮化鎵GaN、氧化鋅ZnO這三種。
而碳化硅是近幾年關注度較高的半導體器件,它主要應用在工業,光伏,汽車領域。特別是在電車應用方面,碳化硅可是賺了不少“大錢”。今天我們主要來了解“碳化硅”這個東西。
碳化硅:碳和硅結合而來,它是一種人工合成的半導體材料,碳化硅襯底為p型半導體,帶正電,與常規的硅mos管導通原理一樣。
(高電平:導通 低電平:截止)
不過,相比硅mos,碳化硅的功率性能可就要強很多了。
為什么叫“寬禁帶半導體”呢?
一般我們衡量半導體性能優勢的重要參考數值,就是它的禁帶寬度。
硅的禁帶寬度大概在1.1電子伏特,而碳化硅的禁帶寬度與它相差將近3倍,幾乎高達3.2電子伏特,這便是寬禁帶的由來。
那這個“禁帶寬度”有什么作用呢?
這是因為禁帶越寬,越難導電。
VBsemi在網上找到這張圖就可以很好的說明,禁帶越寬,它的性質就越偏向絕緣體,而碳化硅正是這樣的存在,這使它的性質會更穩定。
特別是在面積、功耗、功率、電子遷移率、高壓高溫等要素里,碳化硅有較大的優勢。
比如說,耐壓方面,擊穿1cm的硅需要用到30萬伏電壓,而擊穿碳化硅就需要用到220萬伏電壓。
還有面積方面,當mos管斷開后,電壓施加在碳化硅襯底上,由于其耐壓優勢,碳化硅的器件面積可以比硅器件小很多。
熱導率和耐高溫也是碳化硅的“有名之處”,這也是它應用在電車的很大原因,碳化硅的熱導率幾乎是硅mos的三倍,這意味著它的散熱能力很強。
在高溫環境下,碳化硅器件的工作溫度可以高達200℃以上,而硅器件只有150攝氏度。
此外,碳化硅器件的高開關速度與高頻率的優勢,大大降低了開關損耗,這使得它比同樣在電車應用方面的IGBT,更加略勝一籌!
比如,在同一輛續航電車上,使用碳化硅器件就可以增加百分之五的續航能力。
近幾年各大汽車企業紛紛投資起了碳化硅,連華為都頻頻出手。碳化硅這么好,難道沒有其它的缺點了?
有,貴。
目前碳化硅的產業鏈主要幾種在外延和襯底上,最為關鍵的技術就是襯底(碳化硅),占據將近47%的成本。
與硅將比將高出4倍左右,這主要是生產方面的問題。
1. 碳化硅對工藝方面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;
2. 它的晶圓尺寸很小,具備生產能力的廠家并不多,產能也在上升階段;
3. 碳化硅太硬了,其硬度僅次于金剛石。
這個成本原因,會讓硅器件依舊成為市場的長期選擇。
那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最終能否取代硅?
在一部分應用領域,碳化硅是可以替代的。
不過,并不能是“取代”一說,因為兩者之間不具備連貫性,僅僅只是材料不同,但應用方面各有千秋。硅mos與相關的中低壓功率mos器件,在一些超低壓和中低壓領域依舊具備較大的優勢。而碳化硅mos則主要應用在高溫高壓場景,并不會有太大的沖突。
此外,碳化硅目前主要用于功率器件,由于其柵極電壓較高,目前也不會應用在集成電路方面。當然,科技更新迭代的速度飛快,這并不會是局限的理由。
最后我們順帶講下氮化鎵GaN。
前兩天在群里有伙伴,提到GaN目前已經應用在部分工業領域上。
但事實上,相比碳化硅SiC,氮化鎵GaN的應用范圍是很少的,并且,它的應用大多數在超高頻領域,驅動技術是個大難題,會經常遇到一些誤導通,浮游電感等問題。
種種原因,使GaN在短期內也不能夠代替硅。
好了,本期內容就到這里了,創作不易,覺得有幫助的伙伴希望您點個關注!十分感謝您的支持!
上一篇: 橋堆整流電壓不穩定的原因是什么?